【每周一文】
天地英雄氣,千秋尚凜然。清明節前夕,各地群衆紛紛前往烈士紀念設施瞻仰、獻花,寄托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。人們在緻敬英烈中傳承紅色基因,在撫今追昔中堅定前行意志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。”英雄者,國之幹。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、時代的先鋒,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曆史記憶和寶貴精神财富,是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的力量源泉。據統計,革命戰争年代以來,先後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。他們以堅定的信仰信念、熾烈的家國情懷,為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,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,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而畢生奮鬥、英勇獻身,功勳彪炳史冊,精神永垂不朽。
銘記曆史,才能開創未來。英雄烈士保護法明确指出:“國家和人民永遠尊崇、銘記英雄烈士為國家、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犧牲和貢獻。”弘揚英烈精神,赓續紅色血脈,讓紅色江山代代相傳,成為時代賦予英雄烈士褒揚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務。近年來,一系列緻敬英烈的舉措深入實施,全社會“崇尚英烈、緬懷英烈、學習英烈、捍衛英烈、關愛烈屬”的氛圍愈發濃厚。
崇尚英雄才會産生英雄,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。對英烈事迹的每一次重溫,都是思想的提純和精神的洗禮,都是初心的感悟和信念的傳承。我們看到,地震突發時,洪水襲來時,山火蔓延時……在每一個人民群衆需要的時刻,總有英雄挺身而出、向險而行,以生命赴使命,用忠誠擔當守護着萬家安甯,這正是英烈精神在祖國大地上綿延赓續、代代相傳的例證。
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。對英雄烈士最好的紀念,是把先輩們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。今天,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。英雄精神如永不熄滅的火炬,激勵億萬人民砥砺前行,是引人向上、催人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。我們要握緊曆史的接力棒,繼承先烈遺志,傳承英烈精神,激發奮進力量,在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開辟的道路上不懈奮鬥、永遠奮鬥,沿着他們勇毅前行的足迹繼續攻堅克難、闖關奪隘,努力書寫無愧于人民、無愧于先烈的業績!
來源:人民日報